耐高温涂料聚酞亚胺
发布日期:2019-06-21
耐高温涂料聚酸亚胺能在一269-400℃的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正常的工作能力而不熔化、不燃烧,它几乎对一切溶剂稳定,在高温下仍有突出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聚酸亚胺薄膜加热到300℃,在一年内不会失重;在4°K时,在直径为3.2毫米管道上的薄膜也不龟裂,可在260℃下长期使用。从原料角度看,其主要原料均苯四甲酸醉和4.4一二胺基二苯醚,都较其它芳杂环的单体容易制得,因此它在目前芳杂环高聚物中最受重视。
******代聚酞亚胺合成是采用均苯四甲酸酐和芳族二胺先形成一种聚酞胺酸预聚物,加工成型后再加热使之失水闭环,形成不熔不溶的聚酞亚胺,如:
聚酞亚胺主要用作耐温绝缘漆、炊具漆和飞机蒙皮漆。由聚酞亚胺制成的超音速运输机蒙皮漆,在430-450℃可飞行30分钟,315-340℃可飞行24小时,260-290℃可飞行几周,它是被认为目前高速飞机最有前途的蒙皮漆。
但是,上述均苯型聚酞亚胺的制备存在以下缺点:
(a)生成的聚酞亚胺是不溶不熔的,难于加工;
(b)合成时必须先制成聚酞胺酸溶液,而聚酞胺酸溶液是不稳定的,易水介凝胶化;
(C)环化反应一般不易完全。环化反应完全与否,目前一般靠红外光谱来判断,这是很不灵敏的。氨基、羟基的吸收峰往往受其它吸收峰或背景的屏蔽湮没,灵敏度只在百分之几;而均苯型聚酰亚胺在预聚体阶段进行加工成型,成型后再环化,但成型后由于分子自由度降低环化更难完全(其它芳杂环聚合物亦有类似问题)。闭环不完全,剩下来的氨基、羟基等在高温时都容易起变化,或是脱浚或是氧化,在遇热、遇氧时就发生降介;同时,环化反应还大量释出小分子水,不可避免地产生空泡。这样,在后聚合过程中由于闭环不完全和形成空泡,就使材料的耐温性和力学性能都难于达到理想的要求。因此,围绕着上述问题,七十年代以来研究合成了一批新的所谓第二代聚酞亚胺树脂,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可溶可熔型聚酞亚胺;
(2)聚酞亚胺中引入酸胺键、酯键,即聚酞胺一亚胺、聚酯亚胺,耐热性比均苯型聚酸亚胺有所降低,但提高了溶介性,熔融性。可溶于酚类溶剂,也可进行熔融加工。